2022-02-14
讯息:车市销量不增反降!车企:我都“打骨折”了,为啥你们还是不买?
(相关资料图)
越降价、越滞销,汽车“价格战”打了个寂寞?
今年年初,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,这场价格战惨烈程度绝无仅有,特斯拉、蔚来、小鹏、问界普遍降价2-3万元,东风系车型又在湖北武汉推出大幅购车补贴,降幅甚至高达9万元。此后,上汽通用、一汽奥迪、广汽本田等40多个品牌的加入到降价行列,整个车市乱成了一锅粥。
这波降价今年7月1日将实施的“国六B”新规有关,之前有消息称“国六A”新车将无法上牌,因此有些车企希望在新规实施前尽可能清理库存,为车型更新换代做准备。
本以为这波降价能够换来一波销量增长,清一波库存,但是却没想到,整个车市的销量不增反降。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3月份前两周国内乘用车销量为41.4万辆,同比下降17%,环比下降11%,降价最终降了个寂寞。
事实上,很多消费者选择了观望,当消费者发现市场上的燃油车都越来越便宜的时候,很多人都在疑惑,我要不要再等等,消费者的观望心理,导致这波降价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。
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,降价清库存的产品,几乎都是冷门车型,这些车型之前的终端优惠也不小,因此,虽然价格诱人,但是能够拉动的市场销量十分有限。
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,老百姓对于经济增长的预期变得更加悲观,不愿意消费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,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.26万亿元,同比多增6.59万亿元,在收入不确定性增强,国人的储蓄意愿较强,消费意愿较低。特别是对于汽车这样的大宗消费物品,国人的消费意愿明显降低。
对此,中汽协也发文,认为此轮降价炒作应尽快降温,让行业回归正常运行状态,确保全年行业健康平稳发展。降价处理库存,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,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,如果各地只对所在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进行补贴,将会引发全国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。此类补贴实施后,销量不增反降,如果任其发展,将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。
掀起价格血拼,无疑是一把双刃剑。它可能短期可以帮助车企清库存,但是长期来看是很难持续的,也会对汽车品牌造成不可逆的伤害,而这波价格战带来的销量不增反降,可能也在说明,中国汽车市场中燃油车销量下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并非单纯靠“降价”可以解决。
标签:
- 精心推荐
X 关闭
X 关闭